球王会【小Y说】三桶油的规模很大,但到底有多大?常被用来形容500强的位置,但说到底,500强还是在争夺收入,具体到各种硬实力、潜力,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幸运的是,有专业人士在财报中提取了一些关键数据,并与世界各大石油公司进行了比较。结果有些出乎意料和不合理。
本文作者朱润民经财新授权转载。
球王会近日,国际石油巨头和国内“三桶油”公司2014年度财报均已出炉。受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影响,2014年国际油企业绩集体下滑,国内“三桶油”企业也不例外。中石化的利润甚至达到了六年来的最大降幅。将“三桶油”的数据与国际石油巨头进行对比,更能看出中国石油企业的短板在哪里。
近期,各大石油公司开始陆续发布2014年财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三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走出去”,最长的20余年,最短的10余年。与国际接轨是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中国石油财报,对标国际石油公司是寻找差距、赶超国际石油公司先进水平的基础工作。
通过解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PetroChina或PetroChina)、中国石化(简称Sinopec或Sinopec)、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CNOOC或Cnooc)、Exxon Mobil(简称Exxon Mobil)、来自从荷兰皇家壳牌(简称壳牌或壳牌)、BP、康菲石油等七家石油公司的财务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外石油公司的一些差异,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球王会一、中国石油总资产和生产规模居跨国石油公司之首
图1 总资产规模对比(单位:亿美元)
球王会中国石油的总资产超过壳牌和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总资产规模最大的跨国石油公司。这不仅与中石油这几年资产规模的持续增长有关,也与人民币兑美元走强有关(中石油年报以人民币计量,本文按年平均汇率计算) )。中国石油未来能否继续保持总资产第一的位置,还取决于未来中国石油资产的实际增长率以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化。
图2 年生产规模对比(单位:十亿桶油当量)
中石油油气产量略高于埃克森美孚,因为过去几年中石油通过产能建设和资产收购实现油气产量持续增长,而埃克森美孚从2011年开始持续剥离油气资产到2014年,从2012年到2014年,油气产量逐年下降。根据埃克森美孚的计划,未来几年公司油气产量将继续增长,2017年达到430万桶油当量/日,相当于年产约15.7亿桶石油当量。油当量。如果中石油未来不能保持持续的产量增长,其产量第一的位置将被埃克森美孚取代。
二、中国石化年收入位居跨国石油公司第一
图3 年收入规模对比(单位:十亿桶油当量)
中国石化的销售收入在跨国石油公司中排名第一,超过了中石油、埃克森美孚和壳牌等国际石油巨头,这应该与公司规模较大的炼油板块和成品油零售板块有关。如果不出意外,中国石化将在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超越壳牌更进一步。
图4 销售净利润率对比
中石化虽然营业收入高,但净利润率远低于中石油、中海油等跨国石油公司,似乎美中不足。当然中国石油财报,尽管规模相对较小,但中海油的净利润率远超国内外其他跨国石油公司,脱颖而出。
三、中国石油公司与国际石油公司的年利润和资产收益率不相上下
图5 全年净利润对比(单位:亿美元)
图6 总资产利润率对比(单位:亿美元)
中石油净利润明显低于埃克森美孚,资产与生产规模不匹配;但与壳牌和BP相比,优势明显。中海油总资产回报率与埃克森美孚非常接近,但由于资产规模和产量不在同一水平,净利润远不及埃克森美孚。
BP 相对较低的净利润和资产回报率应该与该公司 2010 年墨西哥湾钻井平台爆炸导致严重漏油事件尚未完全解决有关。到 2014 年底,该事件使 BP 的税前收入为 435 亿美元,2014 年为 200 亿美元。
如果排除 BP 漏油的影响,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净利润和总资产回报率也将低于 BP。与国际石油巨头相比,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投资回报率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中石油单位产量折旧折旧摊销明显偏高
图7 单位油气折旧折旧摊销对比(单位:USD/BOE)
与国际石油公司相比,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的折旧、折损和摊销明显较高,尤其是中海油单位油气产量折旧、折损和摊销成本超过20美元/桶油当量,高得多。在国内外其他跨国石油公司。
单位产出折旧、折耗和摊销反映的是历史成本回收,一旦确定,很难向下调整。中海油的单位油气折旧、折损和摊销远高于其他公司,可能与该公司2013年收购加拿大上市公司尼克森有关,这应该可以从公司2011年和2012年的单位产量折旧、折损和摊销中得出摊销销售额低于 15 美元/桶油当量得到部分确认。
中国石油的单位油气产量折旧、折损和摊销与国际石油公司相当,可能受益于公司在中国的主要油气资产。如果该指标过高,说明中国石油企业的资源获取成本过高,将给企业在低油价时期提高投资能力和维持盈利能力带来很大压力。
五、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国际油气产量占比较低
图 8 国际油气产量占比
过去几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走出去”步伐较快中国石油财报,但大多没有体现在上市公司的水平上,这使得上市公司的国际生产比重两大集团的部分份额相对较低,并不能真正体现出两大集团对上市公司“走出去”的支持。
中海油海外油气资产收购主要在上市部分进行,国际化程度得到充分体现。但如前所述,中海油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增加了公司的资源获取成本。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目的和效果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六、中国三大石油公司油气储量规模和储采比将制约产能建设和产量持续增长
图9 1P储量规模与储采比对比
作为资产规模和产量领先的跨国石油公司之一中国石油财报,中石油的1P储量(探明储量)不及埃克森美孚,储采比低于埃克森美孚和康菲石油。比与国际石油公司的差距。这一切都反映出,中国三大石油公司未来开发建设新产能的空间和机会不大,持续增产的潜力和空间非常有限。
总体而言,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各有侧重和优势。虽然在体量上实现了“做大”,但在“做强”、“优化”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在低油价的情况下。能否抓住资产并购的良机中国石油财报,实现生产规模和效益的“双提升”,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此外,近年来三大石油公司的海外并购实力并未在上市中得到充分体现。在公司层面,未上市部分涉嫌在上市部分外重复投资;“注重规模,从上图中也可以看出中国石油企业的“无视效率”和“重技术轻市场”,与这些企业类似。高调参与全球油气市场竞争的态度显得格格不入。
本文作者朱润民,原创发表于财新-万能(微信公众号caixinenergy),经能源局Y许可转载
----------------------------------
回复“秘密”看“油价你不知道的10个秘密”
回复“裁员”看“石油行业裁员10万人”
回复《新京报》看《为什么新京报对中石油的评价那么低》
回复“傅程宇”看《傅程宇怎么了?》
回复“笑话”看“油价史上最全笑话”
回复“新能源”看《新能源这么火,这8家公司都活不下去了!》
回复“设计”看“天才设计的高品质取暖器,比暖男还暖”
回复“朋友圈”看“如果石油行业也有朋友圈”
回复“反腐”看《2015新能源浪潮反腐?》
回复“合并”见“三桶油合并?一张肥纸就算重合了还是一张肥纸。”
球王会回复“开水”看“人的能量其实就是开水”